世行:按现有减贫速度,让全球一半人口摆脱贫困可能需要一个多世纪
- 生活
- 2024-10-17 21:45:02
- 63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近日,世界银行在最新发布的《贫困、繁荣与地球》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近一半人口是每天生活费不足6.85美元的贫困人群,按照当今缓慢的减贫速度,可能需要一个多世纪才能消除贫困。
“到2030年消除极端贫困(即每人每天生活费不足2.15美元)的全球目标现在已是遥不可及。这个贫困标准主要适用于低收入国家,消除这种贫困可能需要三十年或更长时间。”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有近7亿人每天生活费不足2.15美元,占全球总人口的8.5%;预计到2030年仍将有7.3%的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中。极端贫困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长期缓慢且形势脆弱的国家,其中很多是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
报告显示,现在全球有44%的人口每天生活费不足6.85美元——这是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贫困线。由于人口增长,生活在这一贫困线以下的人数自1990年以来几乎没有变化。
世界银行高级常务副行长阿克塞尔·冯·托森伯格表示:“在此前几十年的进展之后,目前全球在消除贫困的斗争中遭遇了严重挫折,这是经济增长缓慢、疫情、高负债、冲突和脆弱性以及气候冲击等多重挑战交织所造成的。面对重重危机,‘一切照常’的做法将不再奏效。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全新的发展策略,才能真正改善人们的生活、生计并保护我们的地球。”
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发展经济学高级副行长英德米特·吉尔表示:“低收入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不仅要看到这些目标之间无法避免的取舍关系,也要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例如,减少空气污染的政策既有助于实现气候目标,也有助于实现发展目标。发展中国家持续投资教育和卫生事业带来的减贫和繁荣成果优于由税收出资的社会援助计划。如果政府通过有效举措来提高农民采用新的气候智慧型技术的能力,就可以一举三得地减少贫困、扩大繁荣并保护地球。”
“全球繁荣差距”是世界银行用来衡量共享繁荣的一个新指标。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由于全球在实现包容性收入增长方面进展缓慢,这个指标陷入停滞。总体而言,全球收入水平必须提高到当前水平的五倍才能达到每人每天25美元,即高收入国家的最低繁荣标准。
过去十年,收入不平等程度较高的经济体数量有所减少,但目前仍有17亿人(占全球人口的20%)生活在高度不平等的经济体中,主要集中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高度不平等反映了社会经济流动机会的缺乏,给包容性增长和减贫进程带来更多阻碍。
世界银行指出,全球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一生中可能会经历一次严重天气灾害并很难从中恢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由于脆弱性很高,几乎所有受极端天气事件影响的人都可能因此蒙受福利损失。
在世行看来,今后的减贫进程需要以低于以往的碳排放强度实现经济增长。减少极端贫困(每天2.15美元的贫困线)不会给地球带来什么高昂代价,因为最贫困国家的碳排放相对较少。但如果想按较高标准(每天6.85美元,即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贫困线)来实现减贫,则可能导致排放量大幅上升。每个国家需要根据自身收入水平制定适合的方法,确定恰当的优先事项,同时妥善处理不同目标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取舍。
报告建议,低收入国家应优先考虑通过经济增长来减少贫困,这就要求增加在创造就业、培养人力资本、改善服务获取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同时提高应对冲击的韧性。中等收入国家应优先考虑如何促进收入增长、降低面对冲击的脆弱性,同时制定必要政策来降低经济增长的碳强度。而在碳排放较高的高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关注重点应当是减少排放,同时想办法缓解减排措施可能造成的失业和其他短期成本,尤其是对贫困和易返贫人口的影响。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和大幅增加发展融资对帮助各国成功转型为更加可持续、包容和韧性的经济体也至关重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