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黎巴嫩代表处主任:许多黎巴嫩人的处境令人心碎
- 生活
- 2024-10-21 05:39:19
- 609
在深受黎以冲突加剧影响的区域,许多黎巴嫩人踏上了逃离之路。
“超过四分之一的黎巴嫩人不得不抛弃熟悉的一切——他们的工作、生活社区以及对未来的希望离开家园。”10月15日,西蒙娜·卡萨维安卡-埃施利曼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说。
西蒙娜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黎巴嫩代表处主任,该委员会自1967年以来一直在黎巴嫩开展工作。近期黎以冲突加剧,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流离失所,西蒙娜代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当地协调相关的人道主义行动。
据黎巴嫩政府公布的数据,随着冲突升级,流离失所者人数激增,近期迅速突破120万人。逃难者从贝鲁特南郊和黎南部涌向首都城区和黎北部地区,还有大量流离失所者通过边境口岸逃往邻国叙利亚。
西蒙娜表示,虽然人道主义援助有助于缓解黎巴嫩人对食物、水、医疗等需求,但这并不能真正缓解他们的痛苦,他们需要和平,才能开始重建生活。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呼吁,国际社会应发挥关键作用,除了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还需利用其影响力推动黎以冲突的解决。
约四分之一的黎巴嫩人流离失所
新京报:黎巴嫩人现在的处境如何?
西蒙娜:他们的处境令人心碎。许多家庭因为冲突支离破碎,曾经平静的生活在短时间内荡然无存。黎巴嫩全国人口约600万,如今流离失所的人数几乎占黎巴嫩人口的四分之一。
对于许多黎巴嫩人而言,流离失所的破坏性极大。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恐惧,这份恐惧不仅来自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方面的敌对行动,还来自于如何满足他们家人最基本的需求。
想象一下,一个小镇的所有居民不得不在夜半时分离开家,除了身上的几件衣服,他们一无所有。现在,许多家庭在公园和路边寻找栖身之地,忧心他们如何获得食物和其他基本生活用品,如何获得医疗救助,如何获得饮用水。
这场冲突对许多黎巴嫩人的影响巨大,我们必须果断采取行动,帮助他们应对当前的严峻局势。
新京报:目前黎巴嫩人最紧迫的需求是什么?
西蒙娜:他们的需求巨大而多样,目前最紧迫的需求是获得药品、医疗、住所、食物和清洁水。获得医疗服务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伤病员而言。人们流离失所,住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避难所里。
为此,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通过捐赠药品,为医院、初级医疗服务机构急救服务提供支持,同时还为黎巴嫩境内流离失所的人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此外,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还为黎巴嫩各地的避难所分发毯子、床垫、基本家用物品包和卫生用品包。
新京报:目前的人道主义援助能满足黎巴嫩人的需求吗?
西蒙娜:我们竭尽全力帮助黎巴嫩人缓解冲突带来的痛苦,帮助受冲突影响的人们能够获得基本的医疗、水、卫生和食品保障,特别是在黎以冲突边境附近的村庄。随着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黎巴嫩家庭流离失所。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正在利用现有资源竭尽所能地改善黎巴嫩人的处境,但他们的需求依然巨大。
人道工作者面临安全压力和挑战
新京报:目前在黎巴嫩开展工作的人道工作者情况如何?
西蒙娜:黎巴嫩多地的安全局势瞬息万变、动荡危险,这给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组和所有从事人道工作的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在努力向黎巴嫩亟须援助的地方提供援助的同时,我们的首要任务之一是确保我们的救援队能够安全地开展行动。事实上,这场冲突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到沉重,但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正在帮助的人们身上,牢记我们来到这里的原因——保护和帮助那些受冲突影响的人们。
新京报:当地时间10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自9月17日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间的敌对行动升级以来,世卫组织已证实,黎巴嫩发生了23起针对医疗机构的袭击,导致72名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死亡,43人受伤。冲突加剧、轰炸和不安全局势迫使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关闭,在冲突地区的207家初级卫生保健中心和诊所中,目前有100家已关闭。在医疗机构和医疗资源如此紧张的环境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如何开展工作?
西蒙娜:当前我们的救灾计划主要通过两个创伤中心为伤病员提供紧急医疗护理,我们在拉菲克·哈里里政府医院和扎赫勒政府医院设立创伤中心,这两个创伤中心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医疗队与黎巴嫩公共卫生部密切协调运营。
我们也与当地社区和组织(主要是黎巴嫩红十字会)密切合作,以确保我们能够向最偏远和最危险地区的人们提供援助。虽然人道救援空间正在缩小,但我们正竭尽全力确保最需要帮助的人们能够得到帮助。
新京报:还有哪些措施可以帮助缓解当地的人道主义危机?
西蒙娜:人道主义援助可以有所作为,它有助于满足许多黎巴嫩人包括食品、水、住所、医疗在内的紧急需求,但这并不能真正缓解他们的痛苦,他们需要和平,才能开始重建生活。
我们呼吁缓和冲突,敦促各方尊重国际人道法。平民、医院和重要基础设施必须得到保护。
同时,国际社会应发挥关键作用,除了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还需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动冲突的解决,因为外交努力对于缓和局势至关重要。
新京报记者 朱月红
编辑 胡杰 校对 张彦君
发表评论